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辛字卷 第一百九十五节 武人的声音(补更!)(2 / 4)

数风流人物 瑞根 3063 字 2021-10-06

掌握了兵权,又不存在道义上的障碍,反正都是张氏子孙,随便谁上位都不会激起士林文臣太过激烈的反对,这就简单许多了。

如果这样大的几率都还不敢去搏一把,孙绍祖觉得那自己真还不如老老实实,或者说窝窝囊囊混一辈子算了,就别去想什么光宗耀祖泽被后人了。

他不甘心,尤其是像冯唐这种以老好人面目出现的庸碌之辈都混到了蓟辽总督,而冯铿这种人居然靠读书科考,二十岁就是文臣的四品大员了,自己现在贵为副总兵,见到这种小字辈都得要礼让几分,谁让人家是文臣呢。

“大人,朝廷承平日久,难免就有些轻视咱们这些武勋武将了,看看这么些年来,末将印象中也就是二十年前蒙古人寇边打了几仗吧?然后就是壬辰倭乱,但毕竟没打到我们大周土地上来,然后就是十多年的太平日子,一直到建州女真开始露出不臣之心,接着宁夏叛乱,现在又是播州之乱,这太平日子不再,可朝廷还是以老眼光看待我们这些人,……”

孙绍祖话语里流露出一些桀骜不驯,不过这正是牛继宗想要的.

如果孙绍祖是那等循规蹈矩之辈,他还瞧不上了,正式这种骄横跋扈的骁悍桀骜之辈,没有太多束缚,讲求的就是利益,才敢去做大事,他牛继宗需要的就是这种人。

“绍祖,打天下都得要靠武人,但是治天下很多人就觉得武人该靠边站了,但是他们也不想一想,外有蒙古、女真这些宿敌,甚至还有倭人和佛郎机人、红毛番这些威胁,内有如杨应龙之流的叛逆,单靠一帮只会之乎者也纸上谈兵的文人,他们能靠嘴皮子说服这些宿敌叛贼?”

牛继宗冷笑,“便是宁夏叛乱,如果不是冯唐出兵,刘东旸他们会最后投降归顺?可笑他那个儿子现在却是一门心思要证明自己读书科考是多么的正确,当一个文臣是多么的光荣,好像武勋出身就成了一个拖累了,他也不想一想,没有他老爹在外边儿替他搏命,他能这么安逸的坐在文臣位置上和别人坐而论道?”

牛继宗的一句无心之言,却触动了孙绍祖。

虽然他现在有心要和史家联姻,史鼐也很是看好他,十分情愿把他侄女儿嫁给他,但是偶然机会见过迎春一面的孙绍祖内心还是有些舍不得。

那贾赦的女儿长得花容月貌,听说更有一个逆来顺受的脾气,更关键的是自己在贾赦身上花了不下万两银子了,如果这事儿不成,要从贾赦那厮那里把银子讨要回来,只怕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精力,那厮肯定会百般抵赖。

现在听说贾赦有意要把女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