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222章 九零年代对照组(32)(2 / 3)

马建兵提心吊胆了几天,发现大强三人真的没再出现,心头大石渐渐落了地。

这厢,徐茵租下的店面装修好可以用了。

不过徐伍一两口子,觉得这会儿天气还不是很冷,克服克服还能坚持,毕竟每天的生意都不错,不去可惜,哪天刮大风飘雪花了再来店里。

于是,新店开张,只有马建兵和徐茵过来。

舅甥俩前一天收摊后就来店里准备了一番,早上骑着三轮车到店里,一个生炉子、一个揉面,有条不紊地忙开了。

揉好后放一旁醒发的工夫,马建兵开始准备馅料,徐茵拿出新买的小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上营业时间和烧饼价格,挂到窗外,方便顾客们了解。

天光逐渐明亮,过往的行人也多起来了,舅甥俩开始烤烧饼、做酱香饼。

纺织厂的工人早上来到厂门口,发现每天都来的烧饼摊不见了,循着熟悉的香味抬头一看,哟,旁边的理发店变烧饼铺了。

“徐氏饼铺”四个字的招牌匾额古色古香。

“老板,鸟枪换大炮啦?”

“老板,新店开张,有优惠活动吗?”

“老板,……”

马建兵笑呵呵地说:“有,有,买两个大烧饼送一个小烧饼。”

店里空间大,徐茵不仅添了一口做酱香饼的双面大铁锅,还在角落添了一个小烤炉,专门用来烤婴儿拳头大的小烧饼,馅料目前只有一种——梅干菜烧肉。

大伙儿一听买两个大的送一个小的,都排队等起来。

烧饼店的门是朝马路开的,从门口到马路牙子顶多十米,队伍一会儿就排到马路边了,不得不拐个弯,沿着人行道继续往后排。

不远处的路人纳闷了:“那边在排啥队呀?”

过来一问,哦,是这家的烧饼很好吃。

不赶时间的加入长龙行列,赶时间的只能遗憾离开,想着回头有空了过来买个尝尝。

那厢,马春芳一边卖烧饼一边跟顾客说:“以后下雪了,不方便出摊了,你们想吃烧饼上纺织厂买去,我家在那旁边开了个门店,以后白天也能买到了。”

“哟,老板娘的生意越做越大了!”

“哈哈!托你们的福!托你们的福!”

“怎么不在这儿开啊?纺织厂太远了。”

“那边学校多,还有个电影院,老板娘选店址那肯定是考虑过的。”

“那还有电影院啊?”马春芳不知道,店面是闺女找的,说是运气好捡了个漏,纺织厂附近有学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