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200章 改弦更辙(二)(2 / 5)

上的工作拿起来才是要紧之事。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去年秋土豆种植,大兴县是落后于其他州县的,你那时候还可以拿新官上任、政务不熟作为借口。要是今年春土豆的种植,你们大兴县仍旧落后于人,我看你这个大兴县令,怎样在忠顺王和内阁首辅面前交差?”

“那些城外小老百姓们,对于土豆种植心存疑虑,只可慢慢劝导,不能强逼,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啊。”周进两手一摊,有些无奈地说道。

“胡说。你是大兴县父母官,一声令下即可,那些小老百姓若是不听话,你有的是办法收拾他们,还怕政令推行不下去?”

王允停顿了片刻之后,语重心长道,“为官做宰,切不可妇人之仁呀。”

“受教了,受教了。”周进连忙起身答道,态度十分谦逊。

借着这个话题,周进向王允询问了顺天府境内的土豆种植推广情况,去年秋土豆收获了多少万斤,今年春土豆种植面积将会达到多少亩,预计春土豆收获时,将会收获多少万斤,眼看这个数字像是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周进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有些过犹不及,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了啊。”周进暗中思忖道。

不过,他现在虽然也是官员,但品级太低,上位者好大喜功,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周进也没法公然反对。

他寻思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别人或许意料不到这种情况,但他作为穿越者,好歹需要准备一些后手,总要让大兴县境界种植土豆的农户们,不要遭受到太大的损失才好。

随后,周进又谈到了镇国公府想要改弦更张,投靠文官群体一事。

王允却不置可否,微笑道,“此事干系甚大,你没有擅自表态,这种做法是对的。但是你也不要太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因为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朝廷上文武之争,不能说没有,但也没有到那种剑拔弩张的地步。既然镇国公府的嫡子牛军,想要谋求一个典史、主簿之类的小官儿,这却是不难。你给他们那边透个气,我这里,左右都是好商量的。”

在说到“我这里”三个字时,王允特意加重了语气。

周进心领神会,看来王允大人是想插手这件事,从中谋取私利了。也对,王允大人以前是国子监司业,作为清贵文官,穷得叮当响,据说他当初请人宴饮时,还需要向当铺借贷,才勉强凑够了在美仙院喝一场花酒的开支。

以至于周进在魏西平、张安世等人的引荐下,头一次登门拜访时,他便露出口风,让周进捐纳监生,显然也是想从中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