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章 供销社,大采购(1 / 2)

多次朗诵,冯先生激动的心逐渐平静,“这篇稿子,我认为可以作为下一刊头版,标题要加粗加红,一目了然。”

“我同意。”

张翼当即表示同意,并提出是否需要加印的意见。

虽然都是副总编,可副总编之间的工作也有侧重。

冯先生是所有副总编里权利最大的,总编不在就以他为重。

头版该发什么内容,是否加印这样的重要决定,也只有他和总编才能拍板。

“把所有人都叫上,让大家读一读,然后咱们讨论出个结果来,你看怎么样?”

“我去通知他们。”

看着好友迫不及待去通知其他同事,冯先生也快步走向通讯室。

他要将这个消息告诉总编和社长,征求两位的意见。

……

提笔凝神,李卫东嘴角不自觉上扬,眼前废纸上龙腾虎跃的字迹正是出自他的手。

光是这手好字,放在前世就能让他功成名就,实现财富自由。

可眼下,也只能为自己的故事增资添彩。

接班人这篇诗歌,必然会顺利见报。

自己的名头也能跟着打响,下面该写什么,李卫东得好好斟酌。

诗歌,诗词,还是直接写故事?

李卫东觉着,自己该从故事入手,一来受众更广,传播度和热度关乎奖励。

再者故事更具可读性,也有改编的潜力。

要是真能拍成电视剧,老百姓不识字这个障碍就能顺利解决,知晓故事的人也会更多。

什么故事,既正确,又精彩,又能翻拍成老少皆宜的影视剧?

李卫东问了自己好几遍,脑子里冒出一个稚嫩少年郎。

小兵嘎子。

小时候抱着电视,和大人看了无数遍,有笑有泪的电视剧非他莫属。

有了方向,李卫东再次提笔,才如泉涌,手中铅笔沙沙作响,直至晌午才停下来。

看着眼前写满的纸张,李卫东无奈叹气,看来他得先去趟供销社了。

翻出蛇皮袋,李卫东抽了两张大团结,犹豫了下又抽了三张。

预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拿着钱到,李卫东出门就往供销社走,饶了两道弯,两扇对开红木门近在眼前。

粗壮的门把手,门板中间的窄面玻璃,上面用红漆写的‘欢迎光临’都充满时代气息。

头顶的牌匾则是‘南锣鼓巷供销社’几个大字。

像这种供销社,大点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